山西一粮库员工称遭欠薪 百余人受影响,粮价差致亏损

周先生是大同市第三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的老员工,自2009年起在这里工作,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早年间,他的工资发放一直很稳定,每月收入大约2200多元,但好景不长,从2022年8月开始,由于公司上级领导被纪委调查,他的薪水发放戛然而止,连同公积金的缴纳也一并停止。直至2024年5月,在新领导接任后,工资发放才逐步恢复正常,尽管如此,发放标准降至每月约1500元,并且只是间歇性地补发过去的部分工资。

山西一粮库员工称遭欠薪

到2024年10月份,周先生累计被拖欠工资约1.5万元,还有近三年的公积金未得到妥善处理。具体来说,这包括了整整四个月的全薪、三个月的部分工资,以及2023年度未发放的3600元取暖费。面对这种情况,周先生多次向公司反映,得到的答复总是公司资金紧张,无钱可发。他分析,作为粮库员工,公司需按照指令高价购入新粮而低价卖出陈粮,由此产生的亏损直接导致了工资发放的困境。事实上,这种薪资拖欠的情况并非周先生一人遭遇,公司上百名员工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大同市第三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的直接上级管理机构为大同市国资委。据其2023年的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员工总数为144人,虽然营业收入达到3588万元,但利润总额却出现了679万元的亏损。

当这一问题被媒体关注并介入调查时,公司方面承认了广泛存在的欠薪状况,归咎于经营收入紧张。一名公司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问题核心在于新旧粮食轮换过程中的价格差额,大同市并未提供相应的补贴政策来弥补这部分损失。例如,旧玉米售价为每斤0.8元,而新玉米的采购成本则为每斤1元,每斤存在0.2元的价差。由于粮食轮换量有严格要求,公司不得不自行消化这些亏损,导致原本应用于支付员工薪酬的粮食存储保管费被挪用填补亏空,从而影响了工资及社保的正常发放。

公司正在双管齐下寻求解决方案:一是与大同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沟通,力图争取到填补价格差额的政策支持;二是探索市场与商业机会,以缓解价格差带来的经济压力。不过,对于媒体向大同市国资委求证此事,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